返回
地安门中学
地安门中学
地安门中学
公办学校
地安门东大街127 招生电话:010-64043985 010-86650517  学校官网:--
班级类型
普通班
住宿情况
走读
入学途径
统招
特殊招生
--
建校时间
1902年
现任校长
--
试题类型
分班考试题
学校介绍
地安门中学1902年建校,位于地安门东大街127号(明清两代的兵将局旧址)。前身为顺天高等学堂,是清末京师七所高等院校之一。开学那天,慈禧太后曾派人送过一个御赐书柜。建校初期,职员5人,教习14人(包括洋教习),学生233人。1914年改为京兆公立第一中学。1933年改名河北省立北平中学。1940年改名北京市立高级中学。1945年改名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1952年与河北北京师范学校初中部合并,迁至鼓楼东大街14号(原顺天府旧址),改名河北北京中学。1972年改名北京市第一四四中学。1982年与地安门中学合并,又迁回原址,更名为地安门中学。该校为祖国培养了90届毕业生,两万余人,在办学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教学质量
北京市地安门中学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一大批为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党政军干部曾经在该校学习过;数以百计的著名专家、学者、教授的中学时代曾在该校度过,如翁偶虹(著名剧作家)、郎钟騋(原铁道部总工程师)、郝柏林(中科院院士)、严陆光(中科院院士)、杨应昌(中科院院士),王蒙(著名作家,前文化部长)、金国藩(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育明(著名肿瘤专家)、孙永生(著名数学家)等;数以千计的英雄、模范、工作骨干曾从该校走上社会,如大庆标兵许世策、北京市先进生产者吴建华等等。这所学校教职工正在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而辛勤劳动着。
教学理念
刻苦学习是这所学校的立校之本。早在“五四”运动时期,该校学生就把热爱祖国和刻苦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纵贯该校历届爱国运动的骨干,无一不是刻苦学习、成绩卓著的典范。   这所学校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勤奋好学,二是刻苦钻研,三是注重效率。一九五二年高三学生刘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制作了一台录音机,受到教育界、科技界的普遍重视,是年《北京日报》作了专题报道。一九五五年高三学生胡大同在北京首届数学竞赛中获三等奖。一九五八年高三学生王玉琨在北京首届化学竞赛中获一等奖。一九六二年高二学生邢富冲、赖声博在北京市数学竞赛中获三等奖。一九七八年高一学生由中柏在北京市数学竞赛中获二等奖。一九八七年初三学生王涓爱在京、津、沪中学生五项艺术全能比赛中夺得冠军。   团结友爱是这所学校整体力量的源泉。该校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是在长期爱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多年寄宿制的集体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斗争中主动配合,生死与共;学习中坦诚切磋,无私互助;生活中互相关心,情如手足。50年代初,为了继承和发扬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高、初中建立了友谊班制度,每一个高中班联系一个初中班,帮助初中班学习时事,准备班会,学团章,发展团员,组织参观、游园。全校班际关系融洽,人际关系和谐。上千人的大集体构成一个亲密和睦的大家庭。许多校友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还时时思念母校,还时时思念中学时代,还同当年朝夕相处的老同学保持着密切联系。   艰苦朴素是这所学校的传家宝。这一优良传统包括艰苦奋斗和生活朴素两个方面。该校从建校到1966年,大约有60个春秋,都有相当多的师生来自农村,家境相对清苦,为学校带来了中国农民勤劳俭朴的好传统。早在建校初期,该校师生就厌恶贵族子弟的骄奢淫逸,崇尚艰苦奋斗,生活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