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The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解放军测绘学院,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直属总参谋部领导,是全国重点理工科高等军事院校,全军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另外四所是: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求实、创新、奉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校训。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大学现编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科研部4个机关部,下设信息系统工程学院、地理空间信息学院、密码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导航与空天目标工程学院、理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信等七个学院以及信息技术研究所。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级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5个军队重点学科,10个学科专业领域被列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此外,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军队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43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
大学有一支素质优良、教学科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俊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教授、邬江兴教授、许其凤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军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现有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600余名。我校现有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信息化专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相关专家组组长3人,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5人,1人获全国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3人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211人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259人获军队院校育才奖。
学员风采
大学成立以来,紧贴部队需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全面推动教育转型和综合强校发展战略,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军队级教学成果奖32项;6门教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12门课程被评为军队优质课程、军队优秀网络课程;11项成果获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公开出版教材200余部,16部教材被列为“十一五”项目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军唯一的教学改革示范点;我校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大学学术气氛活跃,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是军事信息领域科研创新的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军队重点课题3000多项,其中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重大科研项目400余项。大学1999年组建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4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5项。时下,大学在程控交换、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核心路由器、信号分析与处理、卫星及微波通信、计算机网络、网络通信协议、空间定位、卫星导航、航天遥感、数字摄影测量、仿真工程、数字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向有很强的科研优势和实力,有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HJD-04交换系统和我国第一全部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IPv6路由器。另外在“神舟”系列飞船研制中,成功模拟着陆场三维地形,为中国航天史写下新的辉煌做出了贡献。
大学积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紧密跟踪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速推进现化化教学,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为军队现化化建设输送了三万余名急需的信息类人才。我校毕业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中,有5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6篇被评为军队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3篇被评为军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校学员参加全国学科竞赛获得一等奖以上奖励170余项;学员赵菁被评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学员谢康敏获首届全国青年世纪风采大赛金奖;毕业学员孟祥斌、武文斌被先后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孟祥斌被中央军委授予“舍己救人模范军官”荣誉称号,武文斌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学校共占地近5000亩,总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校园宽阔整洁,绿树成荫,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被总部命名为“园林式营院”。校内建有GPS实验场、卫星地面站、人造卫星观测站、天文台、计算中心、游泳馆、射击场、田径运动场、室内运动馆、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齐全配套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数字文献资源280TB。校内建有宽带高速校园网,有专线接入教育科研网并与INTERNET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