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省商丘市平原路55号(平原路校区)... 招生电话:0370-2587991 学校官网:http://www.sqnc.edu.cn/ 招生网站: http://www.sqnc.edu.cn/
创建时间
1905年
重点学科
暂无信息
隶属于
河南省教育厅
高校类型
师范类
学生人数
2万~3万人
博士点个数
暂无信息
硕士点个数
暂无信息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学校介绍
查看详情
商丘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的结合部,东邻沿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淮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陇海与京九两大铁路、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与济(济南)广(广州)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交通黄金十字架。
  学校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设有20个学院,3个教学部,63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是一所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十个一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综合类院校。现有专任教师168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0多人。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的800余人。学校馆藏图书170万册,各种电子图书57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1亿多元。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2.3万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招收有俄罗斯、蒙古国、印度等国留学生。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后勤等方面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先进高校党委”、“河南省文明学校标兵”、“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4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007年被《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评为“中国发展最快的123所大学”之一;2008年5月,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之一;2008年6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我校取得了优异成绩;2008年12月,我校被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本科院校”;2009年5月,我校荣获“河南省本科类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之一;2010年5月,我校被评为“河南省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之一;2011年5月,我校被评为“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2012年4月,我校被评为“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2013年4月,我校被评为“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根植文化沃土 历史底蕴丰厚
  商丘师范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商丘市。其前身可追溯到与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应天府书院”一脉相承的、始建于1905年的“归德府中学堂”。一百多年来,学校几易其名,数迁校址。1958年、1975年曾先后创办“商丘大学”、“商丘师范学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商丘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依托厚重历史积淀,植根千年文化沃土,自觉秉持大学之道,艰辛积养淳厚学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已经成为豫东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
   师资力量雄厚 科研成果丰硕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倾力吸引高水平师资。现有专任教师168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800余人。目前,20多名教师被聘为研究生导师,学校还聘请了5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支持高层次科研,学术成果丰硕。2006年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在国家一级期刊、国际权威期刊、被SCI、EI、ISTP收录、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的学术论文600多篇。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科研奖励350多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专利8项,各级各类获奖文艺作品200多件(篇)。
   教学设施先进 学科门类齐全
  学校拥有平原路校区、文化路校区两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气息浓厚。学校馆藏图书17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室414个,并建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模拟演播厅、影视数控室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1亿元。德国促进银行贷款2000万欧元全部到位后,学校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5亿元,办学条件将产生质的飞跃。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依托师范专业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目前,学校设置20个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公共体育教学部、五年制教育教学部3个教学部。现有本科专业63个、专科专业26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深化教学改革 稳步提升质量
  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始终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举办了“教师教育实验班”、“专业特色班” 、“创新人才实验班”,实行了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合作办学制等;学校以实行学分制为突破口,以“激发潜能,自主学习”为主线,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压缩总课时入手,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学校已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
   社团活动丰富 注重创新实践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切实加强指导和管理。目前,校团委直接管理的学生社团22个,参与学生6000多人。周末文化广场坚持以“格调高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为特色,以传播优质文化、提升审美品味为己任,融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群众性为一体,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寓教于乐的大学生文化活动形式,已成为我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形式的品牌。“大学生素质拓展协会”等5个学生社团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学生社团。“新世纪读书社”被评为河南省青少年优秀学习型组织。
  近年来,学校突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邀请校内外教授、博士和知名学者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举办高层次学术讲座,开阔学生学术视野。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尽早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实践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不断提高青年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09年以来,共立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125项。在“赢在大学”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我校选手五位同学全部获奖且名列前茅,其中张卓飞同学代表河南省入围全国前十名,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
物理学
学生来源
男生
46.14%
女生
53.86%
招生简章
查看详情
学校录取分数线
查看历年分数线
招生计划
查看招生计划
开设专业
查看更多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