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财经大学始建于1960年,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文、理、工协调发展,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大学。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1300多人。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MBA和高校教师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15个蒙汉双语授课专业,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7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0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9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6个科研教学辅助机构;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内蒙古财经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研究与咨询基地,经济管理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再教育基地,全国少数民族蒙汉兼通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办学条件 学校坐落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建有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网络中心和各个专业的实验室或模拟训练教学设施。其中,自治区最大的文科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是自治区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实验室、CAI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硬件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图书馆馆藏图书22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为150多万册、电子图书为70多万册(种);引进了CNKI系列数据库、EBSCO、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20多个数据库;建立了馆藏文献书目数据库;全馆采取大开放格局,设立集藏、借、阅、咨询、检索一体化的阅览室(区),实行“一站式”服务;引进了先进的图书馆信息管理软件--“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管理服务。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的骨干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41名,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教师22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6.43%。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名,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名,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8名,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人选4名。
教学改革 学校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重点,配套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将普通本科学生中期分流的“5+3”培养模式调整为“2+6”模式;在财政学、会计学等专业开展了“双证班”教学改革,在经济学专业、数学专业试行了“经济学—数学”专业基地班实验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企业开展专业共建,联合培养人才。采取了“2+2”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采取“3+X”的模式,公共英语教学采取了分级教学,在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中增设了个性发展模块。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服务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四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3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承担省部级项目265项。学校共立项校级科研项目291项、立项校级教育教学项目230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4332篇,其中核心期刊1836篇,核心期刊比例达42%。共出版专著和教材441部;共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02项,其中一等奖5 项,二等奖52项。现出版《财经理论研究》和《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两种学术刊物。学校还设有内蒙古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基地、社情民意调研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高等民族财经教育研究中心、自治区科普基地等六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
人才培养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目前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本专科多年来第一志愿录取率保持100%,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税收学和金融学5个专业在本科一批进行招生。建校5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其中自治区金融系统、税务系统、工商系统中的中层以上管理者近30%为我校毕业生,他们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