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素质好、能从事企事业、城乡及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在环境保护部门担任环境管理、监测和污染防治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能胜任中小学环境保护教学工作的教师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1、职业面向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污染控制与污染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教育与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1)面向环保部门、规划部门,从事环境监测管理和区域规划等方面的工作;(2)面向工矿企业,从事污染控制与污染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工作;(3)面向科技开发公司,从事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产品开发以及设备改造的设计、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工作;(4)面向学校、培训教育等单位,从事环境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2、能力结构(1)具有良好的资料收集、文献检索以及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等技巧和能力,并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2)具有辨证的、逻辑的、形象的、创造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对事物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归纳的技能,并形成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基本具有运用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进行环境监测和分析的能力;(4)基本具有运用基本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理论和知识进行污染治理和环境规划的能力;(5)基本具有理解、审查环境工程图纸和技术文件,组织工程系统的安装、调试过程的技术管理能力;(6)具有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初步能力;(7)具有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意识和初步能力。3、知识结构(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英语、法律基础、体育、德育、生产劳动、军训等。要求学生具有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历史、法律、伦理、社会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以及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增强社会文明意识,发展社会实践技能;(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这些课程具有应用背景,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能力的基础,也为学生提高基本素质以及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3)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专业的五个主干学科(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知识以及为了岗位需要所需的专业知识等。4、素质结构(1)道德素质政治品质: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爱护同志和家人,关心国家大事、时事政治,有较强的法制、法规观念;思想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我国环保事业有情感、有信念、有责任心;道德品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务实的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善于克服困难,拥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3)专业素质学风方面:勤奋、严谨、求实、进取;协作意识:要能与同事协同工作、协调配合;实践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新与竞争意识:不断追求新意境、新见解、敢于竞争。(4)身体素质具有健全的体质、良好的体能;拥有旺盛的精力、敏捷的思路。三、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组成为:基础素质平台课程+职业技术基础平台课程+职业技术模块课程+综合实践模块课程。基础素质课程:大学英语、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八门课程。职业技术基础素质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化学、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物理化学、日用化学、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土壤农用化学、环境法学、环境生态学、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气物的处理与处置等课程。职业技术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实验、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学八门课程。实践课程:军事理论与训练、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劳动教育、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共七门课程。四、毕业要求1、学分要求:不少于138学分,其中课堂教学93学分,综合实践45学分。2、证书要求:必须取得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计算机达到国家等级考试一级水平,取得合格证书;取得至少一门职业资格证书;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