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湖南农业大学
环境工程
【专业名称】环境工程
【专业简介】
专业发展历程:环境工程专业其创建可以追溯到197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设立农业环境保护研究室。1988年开始招收环境保护专科专业,1994年升为农业环境保护本科专业,1998年农业环境保护专业更名为环境工程专业至今。2006年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成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环境工程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2008年环境与资源实践教学中心成为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办学定位与特色:我校是全国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科研和教学最早的农林院校之一,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获农业院校第二名。环境工程专业已成为以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为主要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评价好,具有区域优势的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专业和湖南省特色专业,为湖南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专业所依托学科水平: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5年获得农业环境保护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2003年设置园艺环境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04年获得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科学二级学科授予权;2006年设置农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具有一支结构与梯队合理、整体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13人、实验师2人、助教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硕士学位者8人,另有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缘结构好,拥有非湖南农业大学学历者占85%以上,留学归国者或国外访问学者10人,博士导师5位,硕士导师14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4人。
杨仁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教学名师,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现任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农业资源与环境教指委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农业部高级专家,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环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首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长沙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编委,《环境科学与技术》编委,《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编委。研究方向涉及环境污染物与检测技术,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200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省教学成果奖6项,发表研究论文160多篇,其中SCI论文4篇,主参编出版教材8本,主持研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8321.3-89,GB8321.4-93,GB/T8321.5-97,GB/T8321.6、7、8、9-2005)”中32项。
铁柏清,硕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理事,湖南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农业污染源普查专家组成员,国家和湖南省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专家库专家,湖南省生态环境规划专家库专家,长沙环境保护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生态毒理学、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包括废水高级氧化、土壤污染生物与化学修复)、环境规划管理与评价。
先后主持或参加了三十余项国际合作、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有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课题五“湘江流域重金属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国家重大水专项);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项目“种植业产排污系数研究”专题; “长江流域水环境与植物资源持续保护、开发、管理与控制研究”(中日合作); “酸雨区上游地区地表水化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973子项目); “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及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温室大棚光活性前趋物的识别与生态毒理效应”(国家自然基金);酸沉降对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中法先进计划项目);垃圾处理厂安全管理(中日合作); “郴州东河流域重金属复合污染区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稻米镉污染控制技术”等科研项目30余项,有10余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其中“农药安全使用准则(一)(二)”获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获03年省二等奖。共发表学术论文著作80篇(部),其中SCI论文2篇,国家级2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
曾清如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领衔人、中国生态农业学会和湖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会员。一直从事环境科学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有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生物修复机理与技术、农产品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化学修复等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见解。
主持科研课题七十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论文110多篇,其中SCI论文22篇,主、参编教材、专著4部。
龚道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烟草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点领衔导师,兼任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和中国环境保护学会会员,中国色谱学会会员,湖南省生态学会、大型精密仪器协会和环境保护学会会员,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纠纷司法鉴定专家组高级专家和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专家组高级专家,湖南省大学及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高级评审专家;《环境化学》、《土壤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的审稿专家。方向涉及环境污染化学及毒理学、环境污染物及检测技术、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应用、烟草非烟物质的污染与控制技术。
承担各类课题100余项,获得省级以科技奖励5项,发表论文近100篇,主参编出版教材8本,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四)、(五)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321.3-89,GB8321.4-93,GB/T8321.5-1997),主持和参与了优克稗、禾田净、多来宝、农得时、禾草特、氰戊菊酯、来福灵、巴丹和好年冬等九种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国家标准”的制定;作为分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国家标准(GB8731-1,2)’的研究”。
罗琳博士,博导,教授,现为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土壤修复,在废矿渣循环利用等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见解。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际科研合作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EI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出版专著1部。
【课程及教学环节】
主干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农业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
主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胶体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工程力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
【教学条件】
本环境工程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办学条件,建设有湖南省环境与资源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环境工程特色实验室、省部共建农业环境工程实训中心、环境工程仿真实验室等。拥有环境学科方向的各类大中型仪器设备近1500万元,包括水处理设备、大气污染治理及固体废物处理等工程设备装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ICP、等环境监测分析仪器;拥有教学和科研用房1200余m2,一栋独立的建筑面积为500m2的环境综合科研楼,和一块占地15亩的校内实验基地。
另在湖南各地市、广州、深圳、北京等地,近50家单位都建立有学生实践实习联系单位或基地。拥有中外文期刊和书籍约8600册,征定有外文期刊10种,中文期刊22种,拥有较全面的中文、英文电子期刊的全文和文摘数据库。
杨仁斌教授给学生做指导。